证件制作印刷企业在参与“蓝天保卫战”中需从源头减排、技术升级、管理优化等多维度入手,结合政策要求和行业实践,可采取以下措施:
低挥发性原辅材料替代
使用环保型油墨(如水性油墨、UV油墨)和溶剂,减少VOCs排放。例如,山东通过推广低挥发性原辅材料,部分企业实现污染物浓度降低至每立方米10mg以下,甚至豁免末端治理。
引入生物基原料(如PLA、再生纤维)或环保基材(如PETG材料),其具备耐腐蚀、寿命长、低排放等优势,适用于身份证、护照等证件的生产。
数字化与绿色印刷技术
推广数字印刷技术,减少传统印刷中的试印次数和纸张浪费,降低能耗和碳排放。
采用智能排版软件优化印刷流程,减少边角料产生,提升材料利用率。
VOCs废气高效处理
安装蓄热式氧化(RTO)或催化氧化(RCO)设备,对大风量、低浓度的有机废气进行浓缩焚烧处理,确保达标排放。
建立废气处理台账,定期维护净化装置,如武汉“蓝天卫士”系统通过AI监控实时推送预警信息,提升处理效率。
节能降耗与循环利用
引入智能电表、节能照明设备,优化车间能源使用;推广中水回用技术,将处理后的废水用于设备冷却等环节,降低水资源消耗。
实施耗材回收计划,如回收墨盒、废纸边角料等,减少废弃物产生。
环保认证与标准化体系
获取FSC(森林管理委员会)、ISO 14001(环境管理体系)等认证,确保原材料来源可持续且生产过程符合国际环保标准。
参与绿色印刷伙伴计划(GPP),通过第三方审核提升企业环保形象。
智能化监管与数据支撑
部署数字化管理系统(如武汉“蓝天卫士”),整合排污许可、在线监测等数据,构建企业环保档案,实现污染源分级管理和精准减排。
利用AI模型分析生产数据,生成减排报告并优化生产策略,例如通过潜客匹配系统减少无效资源投入。
紧跟地方环保政策
例如山东对完成源头替代的企业豁免末端治理,企业可申请政策支持资金降低技改成本。
参与政府“双随机”执法检查,确保环评手续、监测报告等合规性,避免因违规停产。
社区与公众联动
与社区合作开展环保巡查,主动公开排放数据,接受公众监督;通过无纸化证件申领流程(如扫码获取电子凭证)减少印刷需求。
研发环保新材料
探索零染原料、循环材料(如再生PETG)的应用,降低全生命周期碳排放。
试验微生物染料等生物技术,替代传统化学制剂。
智能化与自动化升级
引入自动验布机、智能包装设备等,减少人工干预导致的误差和污染,同时提升生产效率。
通过上述措施,证件印刷企业可实现污染物减排、资源高效利用和绿色转型,既响应“蓝天保卫战”号召,也提升市场竞争力和品牌价值。更多案例可参考等来源。
电话
微信